蜜芽和贝贝网之生死博弈

2025-02-25 10:20:02

奶瓶事件的始末则更为蹊跷。尽管蜜芽不断发声明,澄清所售进口商品都有完整的授权链条,但疑点太多均未能摘清楚,最终未能说服行业和用户。穷途末路之下,蜜芽把整个行业都“ 推下水 ”,称自己官网上销售的Betta奶瓶来自于日本的供应商,且此供应商的Betta奶瓶授权已进入到国内所有的零售渠道,包括几大知名综合电商、线下母婴连锁甚至北京燕莎商场,引发各方炮轰。据说乐友母婴的创始人火冒三丈,公司立即发布声明否认售卖该betta奶瓶,并与蜜芽的供应商划清界限。

蜜芽在用传统思维运作、不注重用户体验,随之而来的挑战亦是赤裸裸的: 拉新成本极高,客户留存极难,业务的增长只能靠烧钱 。加之今年新出台的跨境新政策,奶粉新政,都对其冲击不少。

知情人士称,蜜芽去年上半年没少烧钱,但用户留存差,业务增长远低于预期,新用户成本也没能降下来。旅游、医疗服务和妈米计划,无一不是为提升用户黏性、增加复购的尝试性举动。从结果看,上述新业务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留存差、新客贵的状况,而上半年的烧钱模式明显难以维继,后面进来的金主不乐意,也是可想而知的事了。

蜜芽和贝贝网之生死博弈

回 看贝贝网的发展,成立于2014年4月,具有米折网和阿里的基因,以品牌正品、独家折扣为特色,打造妈妈宝贝一站式购物的母婴电商平台。一经上线,用户数据增长迅速,非标品一直是它的重要“ 护城河 ”:难打价格战,对比标品有更多利润空间,而后向跨境电商进发,补上自身各项短板。

根据TalkingData年初发布的《2015移动母婴行业洞察报告》,社区类应用宝宝树的用户覆盖率排名第一,贝贝网紧随其后,两者与后几位拉开了较大的差距。而在电商方面, 贝贝网排名第一 ,第二名蜜芽与其之间有至少四倍的差距,一时间风头无两。

但关于贝贝网的融资金额和估值,却一直成为创投圈里的“ 迷 ”。尽管今日资本、新天域等老东家在融资发布会上对贝贝表现出“不差钱”的鼎力支持,但依然无法掩饰D轮融资金额和C轮融资金额相同的尴尬。

先是有创投圈的投资人和融资顾问透露:贝贝网在2015年1月公布获得 1亿美金 C轮融资,实际金额只有 6000万美金 ,估值大概在 5.5亿美金左右 。而2016年6月宣布的D轮巨额融资,实际上是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长达10个月才勉强拼凑完成,基本上以原有投资人今日资本、新天域为主,融资金额为 7000万美金 ,远称不上巨额融资。而一直只投早期小额融资的北极光这次也参投D轮,据北极光内部人士消息称,“参与投资贝贝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价格便宜,跟老股东跟投一点”。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在今年6月的融资发布会上,贝贝网拿出了一组漂亮的数据:5月,其“ 秒杀 ”了天猫京东唯品会,一跃进入“ 千万级 ”电商的序列。一位移动互联网分析人士亦称,自去年资本市场遇冷回暖以来,整个投资市场趋谨慎,更看重投资标的数据和盈利,贝贝网能拿到此轮融资,源自 贝贝网的移动APP用户各项数据量和增长都异常凶残 。

但是,就在融资发布会的第二天,就有媒体爆出猛料:贝贝网5月18日数据异常,疑似造假。比如,业内知名第三方数据机构提供的5月10-19日贝贝网的GMV销售额监测数据显示,5月18日这一天,贝贝网GMV出现了“ 逆天 ”数值,约为2.7亿元。这个数字什么概念?相当于贝贝网平均日常销售额近 30倍 !但需要注意的是:5月10-15日是贝贝网的511母婴节大促销,理论上应该是贝贝网上半年销售额最高的几天,但是跟18日比,这几天大促销售额都是浮云。当然,最不可思议的还有,5月18日的单日销售额中, 97% 都集中在15时到18时这4个小时,特别是17时,一个小时成交额一柱擎天,接近 个亿 。

对此,有电商分析师指出,贝贝网这种垂直类电商专注于细分市场、细分用户,其覆盖的人群有限,如果数据太过火爆,或存在一种可能—— 刷单 。

而早前,就有贝贝网的商家在微博上爆料:贝贝网平台主动要求商家恶意刷单,必须通过制造虚假成交才能给商家排期安排相应的坑位。据业内人士透露,贝贝网之类的电商网站,之所以拼命的刷单,旨在获得投资人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本扶持。“融资对于电商来说,无疑意味的强有力的生命线,增强平台的竞争实力。但反过来说,通过刷单来获取融资,这又无疑是一个‘ 巨大的泡沫 ’。

相关文章

推荐游戏

最新游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