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的人认为,唐僧师徒取经归来后,唐僧留在长安给唐太宗讲故事,其他的几个徒弟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其实,根据《西游记》原著的记载,唐僧师徒回到大唐不久就被召回了灵山,各自在灵山供职。
那么问题来了,成佛之后的孙悟空有什么变化吗,他最终的归属到底是什么?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读一本书,明朝年间的一位神秘作者写的《后西游记》。在这本书中,孕育孙悟空的那个灵根又孕育出了一个小大圣,与孙悟空一样的能力,却做了不太一样的事情。讲孙大圣之前,需要简单交代下花果山的那些事。孙悟空成佛之后,花果山一直由通臂猿统治。通臂猿喝过仙酒,吃过仙丹,所以很老了也没死。他是少有的,活得最长的猿猴之一,也是少有的见证过孙悟空辉煌的大圣嫡系部队领袖之一。他从来不敢称王,虽然他是实际的王者。
当有一天孕育孙悟空的灵根孕育出了孙小圣时,通臂猿的一切都变了。他看到了希望,指导这个小大圣一步一步向权力登峰迈进。孙小圣出生后就一直问,他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在这里。通臂猿把孙大圣的一切都告诉了他。
仗着孙悟空在佛、仙、人三个世界的势力,孙小圣闯过龙宫,上过天庭,下过地狱。最后,通臂猿把孙小圣扶上了花果山大王的位置。孙小圣模仿孙大圣的样子,到天上闹腾了一回,搞得天庭大为震怒。后来,太白金星来到灵山,请孙悟空出山。
根据《后西游记》的描写,孙悟空成佛后住在西天的永安宫,每天和唐僧讨论佛经里的学术问题,闲得蛋疼。突然看见太白金星过来了,孙悟空内心里很高兴。太白金星说他的孙子到天庭闹了,手段和大圣差不多,希望大圣过来管管。孙悟空听说后,立即驾云离开了西天。
孙小圣正在花果山水帘洞与众猴子分天上抢来的果品时,突然太白金星驾到,要求他出来拜见佛祖。孙小圣哪里见过佛祖啊,就问什么佛祖。太白金星说,是老大圣斗战胜佛来了。太白金星指着云端上的孙悟空让小圣看。书上描述此时的孙悟空道:
容虽毛脸,已露慈悲之相;眼尚金睛,却含智慧之光。雷公嘴,仗佛力渐次长平;猴子腮,弄神通依稀补满。合眼低眉,全部以力;关唇闭口,似不能言。善痕可掬,疑不是出身山洞;恶气尽除,若未曾闹过天宫。
孙小圣一看,这个老大圣这么温柔,心里就怀疑是不是假的。他掏出金箍棒,想试探下这位所谓的大圣。当他拿金箍棒向孙悟空打来时,孙悟空只是一挥手,金箍棒就飞到了他的手上,随后变成了绣花针,飞入了大圣的耳朵里。
小圣一看真是大圣来了,赶紧跪下恳求大圣饶恕。大圣给了他一个紧箍,随后便准备离去。孙小圣见爷爷要走,跪下来扯住他的衣襟挽留。孙悟空不舍,留下来两句诗给孙儿:顽力有阻,慧勇无边;不成正果,终属野山。
不知读者读到这里心里是什么感受,反正老僧读到这里时,陷入了无限的感慨。如果所谓的成佛、成果就是变成这般模样,那么倒不如不成了好。这里反映的是英雄好汉一旦进入体制高层,被体制彻底驯化的现实。
孙悟空在花果山的时候,拥妖兵四万八千多,吃过人,杀过人,上过天庭,下过地狱,所到之处,无人不惧,不怒自威。这样的孙悟空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大圣,才是我们崇拜了一生的偶像。孙悟空成佛后,他所有的遗产都变成了传说。
花果山剩下了老弱病残,齐天大圣宫落满了灰尘,蟠桃园的树木都已经枯死。孙悟空加入取经团队本身就是个错误,成佛更是错上加错。对一个孙悟空一样的英雄来说,唯有蓝天白云是他的归宿,唯有征伐杀戮是他的本分。
所以,《后西游记》只不过是顺应了取经后成佛的逻辑,却没有顺应真正的人性。然而,电视剧《西游记后传》就聪明很多,把取经后的西天斗争描绘得酣畅淋漓。所以,老僧宁可相信,取经后的世界是《西游记后传》的世界而不是《后西游记》的世界。无论是哪个世界,当年的孙大圣都不复存在了。
本文没有什么脑洞,也没有什么逻辑推理,因为老僧引用的都是大家不熟悉的材料,脑洞了大家也看不懂。老僧在这篇文章中把古代人对取经后的孙悟空的想象写出来,是想告诉大家,有时候理想的结果往往并不是最好的结果。
关于取经后世界的描写中,至少有这么几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孙小圣的出山讽刺了中国二代、三代猖獗的社会问题;第二、孙悟空成佛后相貌与神态的变化暗合了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提出的酱缸文化,孙悟空已经被西天的佛果酱缸污染了;第三、孙悟空的结果应验了那句,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结果。
老僧喜欢的是美猴王孙悟空,是吃人的孙悟空,是敢于闹龙宫的孙悟空。孙悟空本来就是山野的神猴,原本就有野性,原本就该做这些事。一头不懂得杀戮的狮子永远都不会优雅而性感;一位不懂得杀伐决断的将军,也不值得我们尊敬。在某些时候,同情与慈悲是人性的一种堕落。
如果有人问老僧,取经后的孙悟空去了哪儿,老僧一定不会说去永乐宫和唐僧聊佛经去了。老僧也坚决相信,所谓的斗战胜佛绝对不会束缚住孙悟空。我倒是相信,他获得了自由,回到了人间,做了很多与他的权力相匹配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