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中国疾控中心介绍,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在不同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2.事件发生后1-2天内,可对人员采取的防护措施包括:隐蔽、呼吸防护、服用稳定碘、撤离、控制进出口通道等。其中,呼吸防护是用干毛巾或湿毛巾捂住鼻子的动作,可以防止或减少放射性核素的吸入。服用稳定性碘可以防止或减少烟气中的放射性碘进入人体后沉积在甲状腺中。
3.在事件的中期阶段,相当数量的放射性物质已经沉积在地面上。此时,对于个人而言,除了暂停呼吸防护外,其他早期防护措施可以继续采取。为了避免因长期停留而造成过多的累积剂量,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有控制和有计划的方式从污染地区重新安置人员。还应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储存的食物和饮用水的销售和消费。根据这一时期人员照射途径的特点,还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人员体表消毒、治疗伤病员等。
4.在事故后期(恢复期),面临的问题是:能否以及何时能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保护措施。在事件后期,主要暴露途径是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吸入再悬浮物质引起的体内暴露。因此,可以采取保护措施,包括控制进出口路线,避免搬迁,控制食物和水,使用储存的饲料和净化区域。
5.图表:受损核电站泄漏了哪些放射性物质?新华社
预防核辐射的措施6.图表:如何服用稳定碘?新华社
7.资料图:新华社发日本与周边国家示意图。
8.图表:新华社发日本核电站机组氢气爆炸示意图。
9.图表:新华社发核电站结构示意图
网友评论